放下書包就加入了市區重建局的我,還記得當時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在剛開幕的「市區更新探知館」負責導賞工作。

創館三年多以來,我們的團隊「春風化雨」了不下萬多個學生。曾經有其他部門的同事問:「你地講嚟講去都係同一堆內容,唔悶嘅咩?」不悶!我知同事與我都一樣覺得,帶導賞團是團團新奇(因為有不少估不到的問題和反應)、團團都是度身訂造;無論是活潑好動或是斯文寡言的同學,我們都能利用技巧及不同的表達手法,滿足他們的需要,令他們帶著知識離開探知館。對我來說,這鍛練了我的溝通技巧,連EQ也提升了。
藏身商廈內的探知館可說是市建局的教學基地,接待對象大部份都是本地的同學和老師,偶爾也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。探知館麻雀雖小,但有關香港市區更新的資料則十分完備。在「舊區生活探索區」內,我們帶著同學猶如走進時光隧道,回到過去。同學們親睹「那些年」的物品無不嘖嘖稱奇:火水爐、撥輪式電話、明星月曆、鐵葉風扇、帆布床……仲可以親身感受到何謂蝸居、籠屋、板間房及閣仔這些殘舊擠迫的居住環境。同學們對這些活生生的教學素材大感興趣,他們甚至會問如何使用火水爐及撥輪式電話,我們都不怕洩露年齡秘密,只希望同學們對本土情懷的事物有更多認識。
當初想不到在企業傳訊部工作,會「撈多瓣」化身業餘老師。帶導賞團最滿足的,莫過於看見同學或參觀者對市區更新和我們的工作認識更多,從而以多角度思考市區更新的議題,甚至是香港的未來發展。
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,每天面對的挑戰層出不窮;現在我們的工作除了要在技術層面上做好,還常常要接觸及面對居民及公眾,如不好好裝備自己,實難以達到社會對我們的高度期望。201211月下旬,公司安排我參加了一個為期3星期的領袖才能培訓課程,令我獲益良多,並對管理層面對的挑戰有更深入的體會。
培訓的形式十分多元化,透過戶外及戶內的課堂、角色扮演、小組討論及模擬實況等,令參加者了解政府及公營機構所面對炙手可熱的難題,並學習如何與團體作高效的溝通,攜手解決問題。最難忘有一次上危機處理的課堂,模擬爆出大廈倒塌、火災及政府高層親友懷疑擁有「劏房」等事,我們一眾同學要扮演屋宇署、消防及警方等不同單位的主管,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領導團隊安排救災、向公眾解畫,及回答傳媒尖銳的提問,情況幾可亂真,大家都十分緊張。事後亦認真檢討做得不好的地方,從錯誤中學習,亦藉此充分了解到「行動」與「溝通」的配合,在處理很多問題上均十分重要。
課程令我明白要領導一個團隊,必須要有同理心,要明白、了解及鼓勵同事,多聆聽、多發掘和學習大家的長處,互補不足,方為持久的領導及管理之道。